【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科結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4 22:15: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科結構

 

StructureofDisciplin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學科結構是指課程選擇時根據學科知識的價值層次作為課程內容選擇的依據,不是根據學生行為結果或預期的行為目標作課程內容選擇的規準。

 

就學科結構的類型而言,赫斯特(P.Hirst)認為教育在傳授學生有價值的知識,而有價值的知識共包含七種型式:形式邏輯與數學、物質科學、自己與他人心靈的了解、道德判斷與意識、審美經驗、宗教主張、哲學。

 

每一種知識型式,與其他知識型式的界限清楚明確,都有其獨特性如下:1.包含核心的概念,如化學元素、物理學的力;

 

2.具有明確的學科邏輯結構以說明其概念之間的關係;

 

3.包括特殊用語與專門術語和表達方式;

 

4.包括特定的探究方法和技巧。

 

就學科結構的設計方式而言,以學科結構做為課程選擇及課程設計核心的實例,以美國一九七○年代研發的社會科課程〔人的研究〕(MACOS)為例。

 

依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J.S.Bruner)所主張的:任何學科結構皆能以某種真誠的方式教導給任何一個學齡階段的學生。

 

布魯納所領導的課程發展小組嘗試各種教材,特別是教育影片,指導十到十二歲的美國小學高年級學生,探討太平洋的鮭魚、青魚鷗、狒狒群以及納特斯族愛斯基摩人,並與學生所處的社會和親身生活經驗比較,以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學的基本概念與學科結構。

 

就學科結構的內容而言,布魯納指出「人的研究」之課程結構大綱包括了人類特質與人性趨力的三大問題:(1)人類的人性特質是什麼?

 

(2)人類如何發展其人性特質?

 

(3)如何讓人類的人性更進一步發展?

 

課程設計者為了嘗試解答此三大問題,便以下列五種人性特質的發展趨力作為學科結構的依據:(1)工具製造;

 

(2)語言;

 

(3)社會組織;

 

(4)人類兒童時期的養育與管理;

 

(5)人類意圖解釋其生活世界的努力。

 

以學科結構作為課程選擇的依據,合乎學科的邏輯結構,此為其優點;

 

然而,學科結構太過於重視學科邏輯的優先性,往往無法兼顧學生的認知發展與學習興趣。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4 00:38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